近在咫尺的历史文化遗存!吴淞10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就在您身边

吴淞,充满着无数个传奇,自上海建城至今近八百年的历史长河里,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

回眸一百八十年前开埠的吴淞,这里,曾经是爱国名将陈化成守卫疆土为国捐躯,“一二八”和“八一三”抗击日寇淞沪战役的战场,沪上红色革命的发祥地。曾经是教育初兴,建立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公学、政法大学等中国最早的大学园区之一。曾经是上海水产品渔获交易量最大的沿江渔港。曾经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的始祖。曾经是“合兴馆”红烧回鱼、“南天门”汤团、“万盛酱园”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白玫瑰酒,至今仍令“老吴淞”们无法忘怀的美食家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此充满魅力的吴淞,还蕴藏着即使就在您的身边,但您却鲜为了解的10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下面让我们带您走进这些近在咫尺的历史文化遗存。

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旧址

位于上海市淞兴西路258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建于1919年—1932年之间,厂区内至今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数幢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文物建筑。大中华纱厂筹建于1919年,1922年4月建成投产,当时该厂的生产能力堪称上海纱厂之最。华丰纱厂筹建于1920年,1921年6月建成投产。1958年两厂合并,改称上海第八棉纺织厂。

《旧址》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是数代人曾经为之奋斗过的集体记忆。

吴淞炮台遗址

位于上海市塘后支路27号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始建于清同治十七年(即1660年),康熙五十七年(即1718年)重建,道光十六年(即1836年)9月建成。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英军入侵,守将陈化成沿长江西岸亲驻炮台督战,壮烈殉职。现在仅存有残基座,分层夯筑而成之炮台。

张华浜工场旧址

位于上海市逸仙路3945号内,区级文物保护点。

1913年开工建厂。1978年更名为东海船舶修造厂。现厂区内仍保留原有的老厂房和建筑,即一幢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二层混合结构的办公楼;一座始建于1931年的旧船坞。

《旧址》对于研究近现代上海航运运输业,以及船舶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

位于上海市民康路95号内,区级文物保护点。

该所1935年由留美建筑师李锦沛设计建造,属新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是中国最早实施国境港口卫生检疫的中心。曾被设为信号台,作为过往船只识别的标志。抗战胜利后,恢复海港检疫工作。1949年后交由部队使用。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曾下榻于此。2009年对“小白楼”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小白桥

位于上海市民康路95号内,区级文物保护点。

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此桥曾是淞沪铁路炮台湾站附近的唯一桥梁。原跨随塘河,南北走向,水泥砖石结构,现桥长11.3米、宽5.5米,桥下河床已填没,桥身基本保持原貌。小白桥对于研究当地同时期桥梁建筑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新四军吴淞情报组遗址

位于吴淞淞兴路117号和北兴路76号及原外马路101号,区级文物保护点。

该组织创建于1941年4月,1943年正式成立,先后隶属于新四军第六师和军部参谋处二科领导。在抗战胜利前后四年多时间里,为新四军指挥机关搜集、提供了大量的日军军事战略情报,受到军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2022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对前两处的文物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结构加固。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吴淞工人纠察队驻地遗址

位于吴淞淞兴路299号和泰和路99号(吴淞中学内),区级文物保护点。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委派周恩来组织上海开展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3月21日,上级发出起义指令,南市、虹口、吴淞等7个区同时向敌人发起总攻。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在吴淞取得了胜利。

新四军1师兼苏中军区采办组遗址

位于淞浦路近开埠广场附近,区级文物保护点。

采办组成立于1943年。新四军在面临生活和军需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新四军遵照中央指示,陆续派出采购人员乔装身份进入上海,与中共地下组织配合,同日伪势力展开斗争,将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新四军驻地,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作出很大贡献。

胡公塘遗址

位于海江新村吴淞口至罗泾镇新陆村王家宅,区级文物保护点。

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江苏巡抚林则徐主持大修胡公塘。2009年上半年,在建设滨江大道工程中原海塘被覆盖,并向外延伸。现在所看到的塘基已非原塘基。

“胡公塘”作为一处水利设施遗址,对于研究宝山吴淞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衣周塘遗址

位于吴淞三村蕰藻浜东口至杨浦区五角场镇虬江口,区级文物保护点。

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江苏巡抚林则徐主持重修,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又筑吴淞口段土塘365米,沿塘打桩、砌石。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再打桩、砌石坡。

现为公路路基,该遗址颇具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

如今的吴淞处处彰显着人民安居乐业,民生稳定的崭新面貌,洋溢着“人文吴淞、美丽吴淞、幸福吴淞”的活力源泉。吴淞街道以文化自信为理念、作依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开启“文创 科创”创新新思路,加快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用“时不我待、不负韶华”精神,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王玉绣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大河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